碗扣式承重支架实用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冯晓楠 刘朵 张建东
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建立现浇混凝土箱梁碗扣式承重支架的空间实体计算模型, 研究结构构造和构配件原材料损伤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提出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明确计算方法使用的整架构造要求和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 并通过室内整架试验及与现有规范的比较分析, 验证碗扣式承重支架设计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碗扣式支架 设计 计算方法 试验 承载力 研究
作者简介:冯晓楠, 助理工程师, E-mail:1216732591@qq.com ; *张建东,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E-mail:1165334241@qq.com;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YFC0805300;2017YFC0805302);

 

0 引言

现有规范[1,2]对承重支架设计计算往往简化为验算单根立杆的稳定性, 而影响满堂承重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各因素通过对计算长度的折减体现, 这种计算方法无法精确反映满堂承重支架实际受力状况。近年来, 承重支架的设计计算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但仅针对承重支架工程中某个或某几个影响因素展开研究[3,4,5,6], 最终通过1个折减系数或1~2个构造要求对现有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 但对于影响因素的考虑尚缺乏全面性。

本文通过建立现浇混凝土箱梁碗扣式承重支架的空间实体计算模型, 研究结构构造和构配件原材料损伤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提出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明确计算方法使用的整架构造要求和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 并通过室内整架试验及与现有规范的比较分析, 验证碗扣式承重支架设计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1 有限元实体模型计算

1.1 基准模型建立

根据现浇混凝土箱梁碗扣式承重支架的结构特点、规范要求和实际约束条件, 建立半刚性节点空间框架基准模型, 如图1所示。

1) 立杆底部铰接, 顶端沿箱梁横向设置I10;立杆与立杆间为刚性连接, 立杆与水平杆间采用释放梁端约束实现半刚性连接, 节点刚度K取试验结果65kN·m/rad[7]。释放方向为梁单元y方向, 其x, z方向均设置为刚性连接。

2) 剪刀撑与立杆或水平杆之间为半刚性连接, 采用释放梁端约束实现, 其节点刚度K参照规范[8]取35kN·m/rad。

图1 碗扣式支架基准模型Fig.1 The base model of the cuplock scaffold

图1 碗扣式支架基准模型Fig.1 The base model of the cuplock scaffold

 

3) 考虑最不利状况, 设置扫地杆高度h'1=0.4m;首层水平杆离地高度h1=1m, 悬臂杆长度h2=0.65m。

4) 根据规范要求[2], 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间距和宽度均为7.2m。

5) 基准模型基本参数为:钢管材质为Q235A;钢管标准截面尺寸为φ48.3×3.5;立杆纵横间距la=lb=0.9m, 步距h=1.2m;整架宽度B=7.2m, 长度L=14.4m、高度H=8.85m。

6) 当考虑水平荷载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时, 只考虑施工时混凝土的振动、冲击、不均匀荷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作用, 其标准值取2.5%垂直永久荷载标准值[9], 即2.5%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分别或同时施加于箱梁横向或纵向。

1.2 计算工况设置

承重支架结构布置形式和初始缺陷是影响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 结构布置形式主要为:剪刀撑布置方式, 支架长宽比与高度的共同作用, 扫地杆高度、悬臂杆长度、首层水平杆高度与悬臂杆长度的共同作用, 立杆间距, 水平杆步距等因素。初始缺陷主要包括钢管外径、钢管壁厚和节点抗弯刚度等。共研究了11项因素、212个工况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如表1所示。

1.3 计算结果

根据表1设计的工况, 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 由于数据量较大, 本文仅以影响因素5和影响因素11为例进行说明。

1) 首层水平杆高度h1与悬臂杆长度h2

为研究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与首层水平杆高度h1和悬臂杆长度h2间的关系, 以基准模型为基本计算工况, 且不设置扫地杆, 分别设置首层水平杆高度为0.1~1.0m, 悬臂杆长度0.1~1.0m, 每级增量为0.1m, 共100种计算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当碗扣式支架首层水平杆高度h1和悬臂杆长度h2中的其中一项为固定值时, 另一项数值小于固定值时, 其极限承载力变化不大;另一项数值大于该固定值时, 其极限承载力大幅下降, 尤其此固定值>0.4m时更明显。因此计算单根立杆的稳定性时, 计算长度应由首层水平杆高度h1和悬臂杆长度h2中的较大值确定。

2) 节点刚度K

为研究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与节点刚度K的关系, 以基准模型为基本工况, 分别设置水平杆与立杆之间节点刚度K为0~80kN·m/rad, 共10种工况。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碗扣式支架随着水平杆与立杆之间节点刚度K的增加, 极限承载力也不断增大, 呈非线性增长, 而规范计算值则不变, 因此当水平杆与立杆之间变为铰接时, 其极限承载力仅为28.35kN, 此时安全系数为1.63, 远达不到规范[2]要求的2.2。因此为满足规范[2]要求, 建议碗扣式支架水平杆与立杆之间的节点刚度K>20kN·m/rad。

表1 碗扣式承重支架计算工况Table 1 Calculation conditions of the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表1 碗扣式承重支架计算工况Table 1 Calculation conditions of the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表2 h1-h2共同作用下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Table 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h1-h2   

k N

表2 h1-h2共同作用下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Table 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h1-h2
图2 节点刚度K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joint stiffness K on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uplock scaffold

图2 节点刚度K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Fig.2 The effect of joint stiffness K on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uplock scaffold

 

2 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2.1 计算公式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 提出碗扣式承重支架的稳定性验算公式。

1) 当无风荷载作用时, 应按式 (1) 进行验算。

 

2) 当有风荷载作用时, 应分别按式 (1) 、式 (2) 验算, 并应同时满足稳定性要求。

 

式中:N为立杆的轴力设计值 (N) ;φ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λ查阅规范[2]可知, λ=l0/i, l0为计算长度 (mm) , i为截面回转半径 (mm) , A为立杆截面面积 (mm2) , 计算长度l0=h+2a, h为标准步距, a为首层水平杆离地高度和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中较大值;Mw为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N·mm) , 按规范[2]的规定计算;W为立杆截面模量 (mm3) ;f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N/mm2) ;β1为首层水平杆高度h1与悬臂杆长度h2中较大值引起的折减系数:β1=-1.419α12+1.876α1+0.383, α1为首层水平杆高度h1与悬臂杆长度h2中较大值与1m的比值;β2为节点刚度变化引起的折减系数:β2=0.309α23-0.945α22+1.149α2+0.751;α2为实际节点刚度K与Kg=65kN·m/rad的比值;β3为长宽比L/B引起的折减系数:β3=0.016α32-0.148α3+1.174, α3为长宽比L/B;β4为水平杆步距h变化的折减系数, 当步距h=0.5, 0.6m时, 取0.7, 当步距h=1.0, 1.2, 1.5, 1.8m时, 取1.0, 当步距h=2m时, 取1.4。

2.2 构造要求

研究发现, 采用式 (1) 、式 (2) 计算碗扣式承重支架承载力时, 应首先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1) 必须同时布置纵横向剪刀撑, 杜绝只设置纵向剪刀撑;安全风险等级比较高或有水平荷载作用时, 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以增强支撑架整体性;剪刀撑必须同时着地。

2) 宜在整架底部外围设置扫地杆, 扫地杆高度h'1≤0.4m;同时首层水平杆高度h1和悬臂杆长度h2中较大值宜≤0.4m, 应≤0.65m。

3) 立杆纵向间距宜比横向间距大0.3m。

4) 单根立杆壁厚t≥3.1mm, 节点刚度K≥20 kN·m/rad。

3 试验验证

为验证实用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通过14组碗扣式支架整架试验 (见表3) , 并与现行规范[2]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如表4、图3所示。

由表4可知, 在此14组试验中, 第1组和第2组是采用非国家标准构 (配) 件所做的试验;第5组试验, 可调托座发生破坏, 立杆尚均处于弹性阶段, 说明可调托座质量较差, 为整架受力薄弱部位;第6组和第10组试验没有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或某些试验仅设置了竖向或水平剪刀撑。对于这类架体, 均不满足本文计算方法的使用构造要求, 属不利工况。公式值均小于试验值, 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适用性较强。

表3 碗扣式支架整架试验概况Table 3 Summary of the whole frame test of the cuplock scaffold   

表3 碗扣式支架整架试验概况Table 3 Summary of the whole frame test of the cuplock scaffold

注:第1~8组试验来源于文献[10], 第9组试验来源于文献[11], 第10~14组试验来源于文献[12]。其中, 第10组试验4个方向不设置斜杆, 第11组试验1个相对侧面有斜杆 (非节点斜杆) , 第12组试验1个相对侧面有斜杆 (节点斜杆) , 第13组试验4个方向均设置斜杆, 第14组试验4个方向未设置斜杆

表4 各组试验极限承载力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every test   

k N

表4 各组试验极限承载力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every test
图3 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Fig.3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图3 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Fig.3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由图3可知, 针对这14组试验, 与规范计算值相比, 公式计算值的离散性较小。对于不满足公式使用条件的试验模型, 计算结果略低于试验值, 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4 与规范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为进一步验证公式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针对首层水平杆高度h1与悬臂杆长度h2、节点刚度K和长宽比L/B与高度H, 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并与现行规范值和公式值进行对比 (以悬臂杆长度和节点刚度为例) , 结果如图4, 5所示 (首层水平杆高度为500mm) 。

由图4, 5可知, 规范值与有限元值相差较大, 且变化规律不一致, 部分数据大于有限元值, 说明安全系数<2.2, 不满足规范[2]要求。而公式值和有限元值较吻合, 变化规律相似, 且小于有限元值, 安全系数均>2.5, 满足满堂碗扣式承重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要求。

图4 极限承载力随悬臂杆长度h2变化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variation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beam h2

图4 极限承载力随悬臂杆长度h2变化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variation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antilever beam h2

 

图5 极限承载力随节点刚度K变化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with the variation of joint stiffness K

图5 极限承载力随节点刚度K变化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with the variation of joint stiffness K

 

5 结语

通过建立现浇混凝土箱梁满堂碗扣式承重支架的空间实体计算模型, 研究结构构造和构配件原材料损伤对碗扣式支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提出了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明确计算方法使用的整架构造要求和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 并通过14组碗扣式支架试验及与现有规范的对比分析, 说明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相对于现行规范计算方法更能反映碗扣式支架实际受力情况, 验证了本实用计算公式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可为碗扣式满堂承重支架的计算和结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 江苏兴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3]谢楠, 王勇.超高模板支架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J].工程力学, 2008 (S1) :148-153.

[4]刘建民, 李慧民.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立杆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建筑, 2005 (S1) :758-760.

[5]王勇, 谢楠.水平加强层和竖向剪刀撑对扣件式超高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J].建筑, 2007 (16) :36-37.

[6]袁雪霞, 金伟良, 鲁征, 等.扣件式钢管支模架稳定承载能力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6 (5) :43-50.

[7] 刘朵, 张建东, 冯晓楠.承重支架力学性能荷载试验研究报告[R].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

[8] 中国建筑一局 (集团) 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9] Code of practice for falsework:BS5975∶1996[S].1996.

[10]高秋利.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和支撑架受力性能试验与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 2011.

[11]徐州.碗扣式脚手架的传力规律研究及缺陷分析[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 2016.

[12]杜荣军.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含垂直运输设施)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Study on Practical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of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FENG Xiaonan LIU Duo ZHANG Jiong
(JSTI GROUP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 By establishing the spatial entity calculation model of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of cast-in-situ concrete box girder,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structure and damage of raw materials of structural parts on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is studied, and a practical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the range of the reduction coefficient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re clarified.The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of cuplock bearing scaffold are verified through indoor whole frame tes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existing codes.
Keywords: cuplock scaffold;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testing; bearing capacity; research;
99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