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板-端板式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抗弯性能研究

作者:王清霖 苏明周 戚宏宇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研究十字板-端板式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对该节点的一个足尺试件进行单调加载试验,并对该节点的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梁端形成塑性铰,节点和上、下柱未发生明显破坏;节点十字板厚度和高度对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屋面梁和楼面梁高度的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初始抗弯刚度和延性系数都显著提高;随着轴压比的变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初始抗弯刚度和延性系数都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单调加载试验受弯性能连接节点有限元分析
作者简介:王清霖,博士研究生,E-mail:wqlsnail@163.com;苏明周,博士,副院长,教授,E-mail:sumingzhou@163.com。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701503)。 -页码-:44-48

  0 引言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是将功能相对完整的模块,如住宅的卫生间、厨房、楼梯等,在工厂进行预制,并将这些模块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吊装,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1]。目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欧美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公寓、酒店等建筑中,如伍尔弗汉普顿学生公寓、丹麦哥本哈根Dortheavej公寓和美国布鲁克林住宅大楼等[2,3,4,5]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住宅政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进行研究。向沛国[6]提出了一种环板-螺栓连接的节点形式,并针对此种连接节点形式分别进行了抗弯、抗剪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单调加载时,试件基本是在模块梁与节点相连部位发生破坏,节点区域变形很小;可通过在模块梁柱间设置加劲肋来提高节点刚度和承载力。李若然[7]依据中冶天工集团设计开发的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中的端板-插销节点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加载情况下,向上加载和向下加载时节点受力性能有所不同,施加向下的荷载时承载力有所提高。梁柱连接附近的角柱是节点连接区域的薄弱位置,在设计时宜适当补强。

  针对国内对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静力性能研究不足的情况,本文在文献[8]的基础上,进行十字板-端板式连接节点单调加载试验,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试件的尺寸及细部构造、材性参数等详见文献[8]的试件I。

  1.2 试验装置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的加载装置如图1所示。试验采用柱端加载形式,上模块柱顶的压力通过50t千斤顶施加。试件的铰支座固定在地梁上,下模块柱的底部安装在铰支座上,用销轴限制试件的水平和竖向约束,使试件可发生平面内转动。楼面梁和屋面梁的反弯点处在平面内只受竖向约束,在屋面梁反弯点的下方布置固定在地梁上的反力柱,在反力柱顶放置小滚轴,使屋面梁可产生水平位移。为了模拟水平荷载作用下上、下模块之间能产生相对位移,在楼面梁和屋面梁之间设置滚轴,该滚轴位于反弯点处,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1 加载装置示意

  图1 加载装置示意 

   

  1.3 加载方案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的加载分为预加载和正式加载2个阶段,预加荷载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20%。预加载的目的除了检查试验装置能否正常工作,测量设备和应变片是否存在问题外,还可使试件的各组件充分接触,减小正式加载过程中组件的相对滑移。正式加载时,首先利用千斤顶对柱顶施加轴压力至设计值,待柱顶压力稳定后,再用作动器对试件施加水平荷载。单调水平荷载的施加采用位移控制加载制度,加载速率为0.1mm/s,连续加载至承载力下降到极限荷载的85%。

  图2 试验装置

  图2 试验装置  

   

  2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加载前期,可观察到上柱、节点和下柱作为一个整体向加载方向倾斜,上柱与楼面梁之间的夹角减小,下柱与屋面梁之间的夹角增大,如图3a所示。当加载到164mm时,楼面梁和屋面梁在盖板外侧半个盖板长度附近出现弯曲,如图3b所示。继续加载到破坏,楼面梁的上翼缘在盖板外侧半个盖板长度附近发生局部屈曲,如图3c所示。楼面梁和屋面梁之间发生相对错动,如图3d所示。破坏模式是节点区域的梁端形成塑性铰。

  图3 试验现象

  图3 试验现象 

   

  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如图4所示,荷载达到抗弯承载力后未立即下降,而是在该承载力下继续加载50mm左右,这是因为试验过程中,柱顶压力未完全加上,导致P-Δ二阶效应减弱,荷载-位移曲线未下降。当加载到110mm时,发现柱顶压力减小后,试验人员立即将柱顶压力稳定在400kN,此时承载力立即下降,这是突然增大的P-Δ二阶效应所造成,随后在位移加到131mm和170mm又出现2次该问题,对应荷载-位移曲线上的2次荷载突然降低。

  图4 荷载-位移曲线

  图4 荷载-位移曲线 

   

  由于试验中柱顶压力在加载后期未保持恒定,所以取荷载-位移曲线变平缓前的最高点作为峰值点,取承载力首次下降到峰值荷载的85%作为极限状态,由此得到试件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结果 

   

   

  表1 试验结果

  注:Py为屈服荷载,Δy为屈服位移;Pmax为峰值荷载,Δmax为峰值位移;Pu为破坏荷载,Δu为破坏位移;μΔ为位移延性系数

  3 有限元建模及验证

  3.1 有限元建模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分析,模型均采用8节点六面体线性减缩积分单元C3D8R,实体单元沿厚度方向至少划分为2层网格,节点十字板和节点端板沿厚度方向划分为3层网格,柱壁沿厚度方向划分为2层网格。在有限元模型中考虑材料非线性,采用线性强化模型模拟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钢材屈服后的强化模量取0.01E[9]。钢材服从von Mises屈服准则,并采用随动强化准则进行数值模拟。

  相互作用包括板件间的接触和焊缝。有限元模型中存在如下几种接触:板件之间的接触、螺母与板件之间的接触、螺杆与板件孔壁之间的接触。ABAQUS中的“面-面”接触作用分为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法线方向采用“硬”接触,其可传递接触面之间的法线方向的压力,接触两侧的单元之间不能相互渗透,切线方向采用“罚”函数,摩擦系数取0.4。考虑到螺杆与板件孔壁摩擦对结果影响较小,为加强计算的收敛性,忽略该处的切线接触作用。通过绑定约束(tie)来模拟试件中板件之间的焊缝。

  节点的有限元模型位于yOz平面内,如图5a所示,限制下模块柱底耦合点x,y,z方向的平动及绕y轴和z轴的转动,使节点只能绕x轴转动,模拟柱脚铰支座。限制上、下梁反弯点处z方向的平动,在侧向支撑的相应位置限制上、下梁翼缘x方向的平动,防止钢梁在加载过程中过早发生失稳。

  数值模拟的加载过程分为3步,首先是施加高强度螺栓的预紧力,其次是施加柱顶压力,轴压比为0.3,最后是在柱顶按位移施加水平荷载。

  图5 破坏模式对比

  图5 破坏模式对比 

   

  3.2 有限元验证

  试件的试验破坏模式与有限元模拟破坏模式对比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试件整体发生倾斜,楼面梁上翼缘发生局部屈曲,试件的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破坏模式都是楼面梁受弯屈服破坏。对比发现,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的破坏模式基本吻合,有限元模拟能真实反映试件变形情况。

  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的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如图6所示,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当加载位移达到80mm左右时柱顶压力开始小于设计值,而有限元模拟并未考虑这一点,所以仅对比荷载-位移曲线中位移<80mm部分。从图中可发现,在荷载达到27kN前,两条曲线较接近,随着荷载的增加,有限元模拟曲线明显高于试验曲线,这主要是因为简化的钢材本构模型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总体而言,有限元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发展趋势较吻合。

  图6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图6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试件的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9kN和40kN,模拟值比试验值高2.6%,此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4 有限元参数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探究钢结构盒式模块间十字板-端板式连接节点的抗弯性能,利用已验证正确性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节点十字板厚度与高度、楼面梁高度、屋面梁高度和轴压比对节点抗弯性能的影响。有限元模型的具体尺寸如表2所示,表中除了所列尺寸不同外,每个模型的其他尺寸均与试件的尺寸相同。

    

  表2 抗弯性能参数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尺寸 

   

   

  表2 抗弯性能参数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尺寸

  4.1 十字板厚度对抗弯性能影响

  有限元模型S-1~S-4以节点十字板厚度为变量,其他参数相同。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如图7所示,各模型的抗弯性能参数如表3所示。

  图7 不同十字板厚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7 不同十字板厚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表3 不同节点十字板厚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3 不同节点十字板厚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注:BPH(beam plastic hinge)表示梁端形成塑性铰

  由图7可知,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节点十字板厚度对节点的抗弯性能基本无影响,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系数基本无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破坏发生在梁端的塑性铰处,节点十字板在极限状态下受力不大,不会影响塑性铰的形成。随着节点十字板厚度的增加,节点的初始抗弯刚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增幅不大,增加十字板厚度不能有效提高初始抗弯刚度。节点十字板厚度对节点抗弯性能影响有限,建议其厚度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即可。

  4.2 节点十字板高度对抗弯性能影响

  有限元模型S-3,S-5,S-6以节点十字板高度为变量,其他参数相同。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如图8所示,各模型的抗弯性能参数如表4所示。

  图8 不同十字板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8 不同十字板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表4 不同节点十字板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4 不同节点十字板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图8中荷载-位移曲线在弹性阶段基本重合,峰值点和下降段略有不同,总体趋势一致,说明节点十字板高度对节点的抗弯性能基本无影响。由表4可知,随着节点十字板高度的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抗弯刚度在减小,但减小幅度微乎其微。延性系数基本无改变,节点十字板高度对节点延性无影响。节点十字板高度对节点的抗弯性能基本无影响,只须满足施工操作的要求即可,建议节点十字板高度为180mm。

  4.3 楼面梁高度对抗弯性能影响

  有限元模型S-3,S-7,S-8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如图9所示,各模型的抗弯性能参数如表5所示。由表5中数据和图9中曲线可看出,楼面梁高度对节点抗弯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楼面梁高度的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抗弯刚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当楼面梁高度从180mm增加到200mm时,延性系数增加7.2%;而楼面梁高度增加到220mm时,延性系数增加18.9%,增幅明显变大。楼面梁高度对节点抗弯性能影响较大的原因是,节点的抗弯破坏主要是楼面梁端部形成塑性铰。

  图9 不同楼面梁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9 不同楼面梁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表5 不同楼面梁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5 不同楼面梁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4.4 屋面梁高度对抗弯性能影响

  有限元模型S-3,S-9,S-10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如图10所示,有限元模拟结果如表6所示。由图10和表6可知,随着屋面梁高度的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抗弯刚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和楼面梁高度对延性系数的影响相似,当屋面梁高度有较大增加时,延性系数增幅明显。相比于楼面梁高度,屋面梁高度对节点抗弯性能的影响更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在节点发生破坏时,屋面梁端部塑性铰的发展更严重。

  图1 0 不同屋面梁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1 0 不同屋面梁高度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表6 不同屋面梁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6 不同屋面梁高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4.5 轴压比对抗弯性能影响

  有限元模型S-11,S-3,S-12的荷载-位移曲线对比如图11所示,各模型的抗弯性能参数如表7所示。由图11和表7可知,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和初始抗弯刚度有明显下降,并且在曲线的下降阶段,轴压比越大,曲线下降越剧烈,当轴压比达到0.4时,延性系数下降17.6%,这主要是因为轴压比越大,P-Δ二阶效应越明显。

    

  表7 不同轴压比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表7 不同轴压比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 图1 1 不同轴压比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1 1 不同轴压比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 

   

  5 结语

  1)试件发生的破坏模式是梁端形成塑性铰,节点和上、下柱未发生明显破坏,符合“强节点弱构件”和“强柱弱梁”的设计理念。

  2)节点十字板厚度对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其厚度的增加虽会提高节点的初始抗弯刚度,但增幅不明显,延性系数略微减小,建议实际应用中节点十字板的厚度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即可。

  3)节点十字板高度对节点的抗弯性能基本无影响,考虑到建筑的经济性和施工要求,建议节点十字板高度为180mm。

  4)随着屋面梁和楼面梁高度的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初始抗弯刚度和延性系数都显著提高。在所有参数中,屋面梁高度对节点的抗弯性能影响最大。

  5)随着轴压比变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初始抗弯刚度和延性系数都有明显下降,且降幅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1] 黄永胜.模块化建筑的结构设计与BIM技术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2] MARK LAWSON R,ASCE M,OGDEN R G,et al. Application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in high-rise buildings[J]. Jour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2012,18(2):148-154.
[3] LAWSON R M,OGDEN R G.‘Hybrid’light steel panel and modular systems[J]. Thin-walled structures,2008,46(7-9):720-730.
[4] GIBB A. Standardization and pre-assembly-distinguishing myth from reality using case study research[J].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1,19(3):307-315.
[5] HAMAD A B U,ABDALLAH A.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anufactured housing production process planning and facility layout[D]. Cincinnati:University of Cincinnati,2003.
[6] 向沛国.装配式模块化建筑节点试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7] 李若然.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结构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8] 戚宏宇.钢结构盒式模块间十字形板-端板连接节点滞回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9] 孙艳文,仇杰,连鸣,等.装配式交错桁架上弦与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8,48(7):39-44.
Study on Crisscross Plate-end Plate Connection Between Modular Steel Structures Under Monotonic Loading
WANG Qinglin SU Mingzhou QI Hongyu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China Ministry of Education,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bending capacity and failure mode of crisscross plate-end plate connection between modular steel structures,a full-scale specimen of the joint was tested by monotonic loading test.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be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joi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specimen is that the plastic hinge is formed at the end of the beam,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olumns are not damaged obviously. The thickness and height of the crisscross plate limit influence on the bend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height of ceiling beam and floor beam,the bending capacity,initial bending stiffness and duct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joint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xial compression ratio,the bending capacity,the initial bending stiffness and the duct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joint decrease obviously.
Keywords: modular steel buildings; monotonic loading test; bending behavior; connection joint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37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